听40年前的他们讲电视剧《四世同堂》背后的故事

“如果我把它唱成了歌,那用天津话说,真是崴了泥了”——听《四世同堂》片头音乐作者、京韵大鼓“骆派”创始人骆玉笙用歌声怀念老舍先生

“30多年的舞台生涯,凡是有关老北京生活的戏,我都不演。因为我是南方人,说不好北京话”——可是,他怎么又扮上了呢?听《四世同堂》祁老人饰演者邵华讲述背后的故事

“剧本中写到钱诗人爱喝茵陈酒。茵陈是一种野生植物,茵陈酒是什么味道呢?”——听钱默吟饰演者杜澎讲述他是怎么通过写诗、寻酒揣摩人物秉性的

1985版电视剧《四世同堂》正在“重温经典”频道热播!

从经典名著到经典电视剧,让我们翻出“老黄历”,看看40年前的他们是如何演绎好《四世同堂》的~~~

用歌声怀念老舍先生

京韵大鼓“骆派”创始人、中国曲协名誉主席 骆玉笙

我接受演唱《四世同堂》片头音乐这个任务确实是件新鲜事。我一看,这节奏、速度,与我唱的京韵大鼓全合不上。节奏和大鼓的板点总是拧着,速度呢,又那么快。我就想了,《四世同堂》是老舍先生的名著,的确好。如果我把它唱成了歌,那用天津话说真是崴了泥了。看了连续剧的样片我受到很大教育和启发,我也算是接受了新鲜事物,特别是在音乐上,唱腔上,没有脱离我那个京韵大鼓的风格。我想,剧本好,演员好,他们演得多真实啊!这八句歌词,概括了整个二十八集的内容。我演唱好这个片头,也是对老舍先生的怀念,因为他写过不少曲艺段子。

戏播出之后,北京、上海、南京等地的观众纷纷来信。一位南京的观众在信里说,你是最讲字正腔圆的,可为什么把第一句“千里刀光影”唱成“刀光(yíng)”,第二句“为雪国耻”唱成“国 (chí)”呢?其实,我早知道唱错了。可当时我紧张得根本顾不上。四十几个人的大乐队围着我,乐队都是二、三十岁的年轻人。我唱完头一遍后,“哗”,他们鼓起掌来。我当时紧张得腿直哆嗦,正纳闷呢,林汝为导演从外面进来了。“老太太,他们给你鼓掌呢!”“干嘛给我鼓掌呀?”“他们开始都认为你唱不动,没想到你嗓子这么好,给你鼓掌呢!”

我是怎样演祁老太爷的

祁老人饰演者 邵华

三十多年的舞台生涯,凡是有关老北京生活的戏,我都不演。因为我是南方人,说不好老北京话。这里有一个小插曲,四二年,侯宝林同志在天津北洋大戏院看过我演话剧。他有一个相声段子,叫《戏剧与方言》。其中有一小节就提到,有个南方演员讲国语(就是今天的普通话)拿腔拿调,尖团不分,四声不分,那就是说我。后来,我有意识地克服说话上的毛病。三十多年的话剧演下来,普通话基本上是可以了。不过,说句实话,三十多年来,我第一次在老舍先生的作品中担任这么重要的角色,心里真有点紧张。

我比别人晚进摄制组一个月,由于时间不够,原小说我只看了两遍半。第一遍是通贯,了解概貌;第二遍重点看这个戏主要突出什么?我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老太爷这个人物的:一是老爷子的家规,也就是他的处世观;二是从别人对老爷子的评价来看;三是从反面人物对老爷子的评价来看;四是从街坊四邻及小羊圈的人对老爷子的态度来看。

我定了祁老人分几个阶段的变化:第一阶段是被保守的封建思想束缚着,几十年没变化,兢兢业业地维护四世同堂;第二个阶段是他想和和满满地过日子,这个主观愿望实现不了,出现了矛盾。虽然他仍抱有幻想,但已经开始变化了;第三个阶段是彻底变化,也就是老舍先生在小说中写到的小羊圈人民的觉醒。那么,做为老爷子,他对待敌人、特务,已经有了明确的态度,爱憎分明,是非清楚。

我想通过例子来说明老太爷的思想变化。直到韵梅打日本孩子之前,他基本上是主观、自信的。他有这样一个思想,就是别为孩子的事去得罪人。总而言之一句话,别吃眼前亏。得忍让的忍让,和为贵,忍为高。不招惹是非,就可以太平无事。这就是老爷子的思想特色。当时抗战的现实刺激了老爷子的思想有所变化。他明白如果还存幻想,企图从敌人那得到什么好处,办不到,只有像小三那样去抗日。

作为一个演员,要创造好角色,除了要理解他之外,还要像作者那样热爱他,热爱他周围的人。

演钱诗人是我的愿望

钱默吟饰演者 杜澎

本来,导演让我演祁老太爷,但我觉得不合适。我有个心愿,就是想演钱诗人。钱诗人的戏虽然不多,但是在复杂的民族矛盾面前,由觉醒走向斗争的老知识分子形象,在老舍先生的笔下,这是第一位,要演好这个人物,的确得下点功夫。

比如:剧本中写到钱诗人爱喝茵陈酒。茵陈是一种野生植物,茵陈酒是什么味道呢?记得在北影拍电影时,招待所前的一块开阔地上就有茵陈。于是,我就趁着春天叶子刚出芽时,采些回来泡酒。嗳,我发觉它有点清香味。从这里我想到,钱诗人可能喝酒不多,但爱喝。喜欢沾着酒劲晕在其中唤起诗情画意,因此,他喜欢品酒,以酒助兴。揣摸到人物的脾性,那么,日常生活中,我也写几句古体诗,体会一下人物,同时也为人物设想些东西。

钱诗人的房间里,一定有不少书法字画。根据他的为人,我们选择了“斯是陋室,唯吾德馨”这八个字。在他的中堂,我就用陆游的两句词“药来贼境灵何用,米出胡奴死不炊”来表现他的气节。

“七七事变”后,他有那种堂堂正气和铮铮铁骨不是偶然的,他感觉到国家命运和个人命运是分不开的。在民族矛盾尖锐对立面前,他苦无良策,东碰一下,西撞一回,找过黑帮、红帮,结果都不行。最后他明白了,只有靠自己起来。于是,他支持儿子抗日,救王排长。他有他特定的抗日方式,一不是揭竿而起,组织游击队;二不是杀富济贫,搞地下武装。他是文人。老舍先生笔下有一个写惯了古体诗的人写了新诗,就是那首热血歌,这才是钱诗人真正的心声。

由林汝为编剧执导的电视剧《四世同堂》(1985年版)正在“重温经典”频道播出。该剧改编自老舍先生的同名长篇小说,在纪念抗日战争胜利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四十周年之际播出,产生巨大社会反响。

此版作品以深沉的爱国热情,浓郁的民族特色,鲜明的人物形象,精湛的表演艺术,征服了亿万电视观众的心,赢得了社会各界的极高赞誉,曾获得第六届全国电视剧“飞天奖”连续剧特别奖。由邵华、杜澎、李维康等表演艺术家塑造的经典形象,京韵大鼓一代宗师骆玉笙演唱的主题曲《重整河山待后生》,都成为中国电视艺术长廊中的璀璨明珠。

为表彰该剧卓越的艺术实践,中国青年艺术剧院于1985年9月召开《四世同堂》研讨会,邀请邵华、杜澎、周国治等十位参演者发言。会议相关内容刊发在《中外电视》(《中国电视》前身)1985年第6期。

原稿更精彩!

附:电视剧《四世同堂》(1985年版)部分演员谈原文(原刊于《中外电视》1985年第6期)

 分享

本文由网络整理 ©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  主题颜色

    • 橘色
    • 绿色
    • 蓝色
    • 粉色
    • 红色
    • 金色
  • 扫码用手机访问

本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本站不存储、不制作任何视频,不承担任何由于内容的合法性及健康性所引起的争议和法律责任。

若本站收录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附说明联系邮箱 duonaovod#gmail.com.(把#换成@),本站将第一时间处理。

This site only provides web page services. This site does not store or produce any videos and is not responsible for any legal disputes or liabilities arising from the legality and healthiness of the content.

If the content on this site infringes on your rights, please contact the email duonaovod#gmail.com (replace # with @) with a description of the infringement. The site will handle the issue as soon as possible.

© 2025 www.duonaovod.org  E-Mail:  

观看记录